這是奇摩知識+的網友詢問的題目,敝人的回答被選為最佳解答,當然我是覺得本就該是如此啦時代的進步造成資訊取得容易,以往的大學生,做學問的方式及取得資訊的管道侷限於書本,所以圖書館及原文書,或者翻譯本變成求學的必要工具,但是現今資訊流通網路發達,以往要去圖書館找一整天的資訊,如今只需要善用 GOOGLE 或者其他搜尋軟體,短短數秒就可以找到,但是這也造成現今學生的一些嚴重問題- 就是懶散跟失去鑑別能力
資訊 知識 智慧 這是三件有關聯的東西,未經整理歸納的叫資訊,或許雜亂無章,或許各式各樣,在以往的大學生,要取得資訊(資料)都很困難,所以以往的標準就是 "能找到資訊" 就代表你有能力,常跑圖書館,或者有外語能力變成比人家強的優勢
但是拜網路發達之賜,網路資源取得容易,這些以往很厲害的能力限在根本不算什麼,而重點在於如何搜尋/歸納/整合/貫通找到的資訊,進而累積成一種掌握資訊,使用資訊的技能,這就會成為知識
大學其實只是一種通識教育,研究所才是真正的學術研究,但是大學看似自由,卻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,就是培養學生如何作學問,意思是在符合學術研究的架構下,培養分析歸納的基礎能力,若是日後進行研究,才可以以此基礎進行,這就是為何很多學校學士畢業也需要寫論文,因為學術論文是培養學生蒐集/歸納/整合資訊資料的能力
另外,大學生還應該培養開放的心胸及對事物多重觀點的心態,換言之就是批判性思考,不要拘泥於既有的模式/意識形態,世界不是二元對立,非絕對而是相對
但是很可惜的是,目前大學生都失去了這些能力.....
大學氾濫,培養出一堆空有文憑但是沒有能力/思想的學生,更甚而培養出一堆自以為是,盛氣凌人的半調子
身為一個知識份子,要能夠理性的分析思考,以不同的面向看事情,雖然每個人都有態度及立場的不同,但是追求事件真理/真相的途徑是不變的,這也是為什麼有一句格言是這麼說的 - 真理沒有固定的原則,但是有既定的方向 ,懂得如何正確的蒐集/過濾/運用資料,是我認為大學生該具備的基本能力,但是很悲哀的是,多數的大學生不懂得引用學術資料,更甚而把偽科學/聽說/約定俗成當作是真理,完全失去身為大學生的基本素養,更不用提到處抄襲/不當引用/不尊重出處的這些行為了
有時常因立場的不同/觀點的不同,或許會各執一詞也會有衝突對立,但是身為知識份子,應當以更高/宏觀/全面性的角度來看彼此的論點,嘗試歸納出較好的解決方案,並尊重對方的立場及觀點,這也是為何當今社會大學學歷的比例大幅提升,但是政治/社會更加混亂/二元對立,這正是教育的失敗
大學教育的重點不是那些教科書上的專業知識,那些東西不值得大學生花四年培養,然後出社會半年不到就遺忘八成,大學生該培養的就是氣質及做學問的能力,而非那些學問本身
希望正身為大學生,或者即將成為大學生的網友,好好的省思,若是你已經畢業,那....回想你在大學得到些什麼吧,難道是原文書?必修科目?還是交男女朋友?翹課摸魚?
-----
- Aug 27 Mon 2007 05:02
2007/01/01 03:00 現代大學生應具備哪些特質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